3月29日上午,学院研究团队“比较视野下的国家治理:理论与现实”项目研讨会在厦门校区毓秀侨苑毓德轩成功举办。会议由黎宇清主持,教师成员叶麒麟、路阳及研究生成员参与了会议。本次研讨会依托“鹭岛政治书会”平台举办。
会议围绕2021级、2022级硕士研究生最近的学术论文成果展开。陈阳红汇报了《“全过程人民民主”对“自由民主”的超越:比较优势与实现基础》一文的研究来源,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。针对汇报,与会师生指出论文中存在的诸如文献综述阙如、价值判断过多、比较分析的指标不恰当等问题。
郭路瑶介绍了《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自由主义民主的困境与优化——基于国家性与治理性的探析》一文的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。与会师生认为,论文的问题意识明确,但是在标题表述、基本概念界定上仍存在着改进空间。
洪崇雄介绍了《后苏联时代作为少数民族的俄罗斯族国家认同建构——基于乌克兰和哈萨克斯坦的比较分析》一文的选题来源、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。与会师生认为,论文中存在着研究目的不清晰、标题表述不明确、比较框架和行文逻辑较为混乱、权威性文献的征引不足等问题。
丁盛慧介绍了《乡村治理现代化视域下农民政治参与的内生逻辑与行为变化》一文的选题依据、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。与会师生指出,论文研究性质不明确、研究思路不清晰,同时论文结构和关键词表述还需要进一步改进。
刘星彤重点介绍了论文《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的宪法宣誓制度及其政治逻辑》的选题来源和主要内容。与会师生就论文题目与内容的匹配度,各级标题表述的准确性,各章节的关联性等方面提出了质疑。
龚宇琦汇报了《全球文明倡议——中国式现代化的外部经验之一》一文的研究依据和主要内容。针对汇报,与会师生指出论文的研究问题和意义不明确,同时对全球文明倡议与中国现代化内在联系的历史深度揭示不足。
在批判性讨论的基础上,会议也就六位同学的论文分别提出了针对性的修改意见,并期待后续的改进与优化。
